加值服務
住戶搜尋
心情貼
直播
感興趣
手機交友
還沒登入愛情公寓嗎?
還沒加入愛情公寓嗎?
馬上進入公寓和
10,541,739
個住戶交朋友~
最新留言
想聊天
對我感興趣
互相感興趣
想約會
逗一下
日記留言
紅包抽抽樂!小資變土豪!
素人也能成為明日之星!
移除此區廣告請加入VIP
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
3573469
陳姣汝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民族音樂學–台灣地區於1980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無常十之八九 –不能釋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篇名:
我對學習木笛的看法.2014
作者:
陳姣汝
日期: 2014.05.07 天氣:
心情:
通常在一般情況下,歐洲文獻資料只能為巴洛克時期對現今文化藝術的影響作出大約的觀感結論 。在英國保存了許多當時關於在巴洛克時期的文獻資料,讓現今的人們理解巴洛克文化藝術當時在英國的發展盛況。英國巴洛克時期的音樂在民眾的支持下發展出技藝超群的演出盛況,那是行家也能深刻透澈感受到且豐富多元化的樂音。音樂文化在英國與義大利、法國、德國等地不同的昰,有不少音樂狂熱份子已經開始覺得聽現場演出不夠刺激,以致音樂變成了一項讓專業人士拿來當作知識交流的工具,並完全阻斷對外公開演出的可能性。當時英國音樂家很喜愛演奏聲響微弱且輕柔的七弦琴、木笛、魯特琴,並將這些珍貴且難以捉摩的聲音、和弦等等的技巧性指法以圖畫與字母記錄下來,實踐在教學上....而這就是當時十七世紀英國音樂文化的發展實況。之後約在西元十八世紀的時候,英國已經讓他們的音樂文化聲名大噪。相對的,奧地利在當時沒有很積極在提倡音樂文化,也沒有金碧輝煌的音樂廳、沒有任何音樂家進行任何有歷史重要意義的室內樂演出,當時奧地利的音樂領域大都被雜技團所壟斷,普遍民眾對於音樂欣賞並沒有進一步的認知,只將其當作是舞台效果之一,而現今人們卻在奧地利宮廷發現大量的樂器,其中包括木笛、古長笛那些在巴洛克與文藝復興時期存在過的樂器製品與樂譜文獻;仔細閱讀過這些流傳下來的文獻資料以後,我們可以得知當時的奧地利音樂家們只將樂器當作是一種自娛演奏的器具,研究者奧爾許東–達爾特這樣寫到:『如果我們將每個作曲家所作出來的曲子嘗試以同一種類型硬去連接在一起,反而就會破壞了曲中應有的音樂特質。』但是在當時歐洲各國依然有互相音樂交流,奧地利的音樂在當時比較偏向義大利自由奔放的音樂風格,卻參雜了一點嚴肅且悲傷的旋律,而英國則是不斷的被法國優美的音樂形式吸引,並以此風格為主的發展出他們自己國家的文化特性。早期英國在歌劇史上發展出假面劇與喜歌劇,並在西元一六九零年經由亨利–普賽爾的樂音將英國藝術推向高峰。過了西元一七零八年之後歌劇發展開始出現過渡時期,於是英國政府決定將歌劇院關閉,解雇原有的歌唱家。剛好而這時候義大利決定在西元一七零五年開始發展歌劇,為巴羅克時期的英國歌劇樂發展畫下休止符。英國人是當時在十七世紀少數據居於歐洲伊斯蘭邊境的農民,人口數目就跟當時法國的首都巴黎一樣緊密;當時英國的政治在喧囂與血腥中渡過,而倫敦則是被大火與瘟疫侵襲。當時音樂只被較為富裕的中產階級家庭所接受,但是因為經費不足而無法保護當時這些支持藝術活動者所寫下的作品,因此宮廷就承擔了這個重責大任,使得當時作品得以流傳至今日。當時由卡爾列斯二世開始要求他的樂師們在宮廷院裡演出的音樂類型必須以作曲家盧利為榜樣,當時他在西元一六六零年從法國旅居回來之後,就提出了這樣的要求,他也在倫敦建立了兩座歌劇院,為音樂發展付出了相當大的心力。而在於音樂人材的挑選上,卡爾列斯二世從法國當地帶著法國籍音樂家回到英國,導致當時開始有大量的移民出現在英國境內,但主要都是法國籍管樂家和義大利籍弦樂演奏者;卡爾列斯二世的繼任者對音樂並沒有任何興趣,而手頭也變得越來越緊,所以之後就將音樂轉換成對大眾開放的演出活動。並且相繼的在失業人口和宮廷樂手的忙碌之下,對外舉辦了多場公開性的音樂會。音樂會與歌劇院聽眾大多來自於當時喜愛自娛演奏的中產階級家庭,通稱為業餘愛好者。音樂愛好者可以自己在家裡演奏音樂是由於逐漸普及化的音樂樂譜出版社、音樂教師與樂器製作者。彼特–波夫曼在西元一九九三年替極具爭議性的『歐洲木笛教育協會』建立倫敦分部,以有專業知識的木笛家角度去為情況做判斷。其他樂器演奏者會不發ㄧ語的冷落木笛演奏者,然後背地裡嘲笑他們吹奏技巧,使得木笛沒有辦法提升為ㄧ項專業性的樂器。而現今在英國對於木笛學習也開始出現了許多重大疑問:第一點,如果木笛學習者必須經由其他樂器轉換才能學習,這些學習者該如何得知正確的學習方式?許多人總是將木笛學習者當成『英雄』,因為也有人沒有辦法接觸這項樂器。在歐洲當地有許多大鋼琴家並不是在二十歲的時候就開始彈鋼琴,因此必須為此制定一個範圍,讓職業音樂家不要流失。不管是鋼琴家或是木笛家,每個人都因為主修木笛的大學生還要吹練習曲而驚嚇不已;第二點,如果這項樂器真的比學習小號、低音管、長笛來的簡單,為什麼還要在大學裡增設木笛科系,而教授木笛這些專業知識的人又該何去何從?該怎麼跟孩子們解釋這樣的音樂圈批判的狀況?總是會有許多人對主修木笛的大學生進行批判,並且表示驚訝:『你們怎麼會想學木笛這種樂器?』這種演奏者為他們的樂器承擔了太多責任,有些還不想承認自己在學習木笛這項樂器的過程中有多麼努力;第三點,如果木笛學習者與其他樂器的教學方式統一,為什麼主修木笛的大學生在學習音階與練習曲的方式卻與教師相差甚遠?導致同樣在音樂大學學習,木笛學習者確實是比小提琴學習者、鋼琴學習者來得更輕鬆。每位木笛學習者甚至表露出這樣的情緒:『我們該怎麼辦?音樂會的演出太簡單,樂器也不能一天練超過六個小時。』當時由於英國女皇的提倡,許多人將大把大把的鈔票資助在文化藝術上,提供了當時音樂家許多工作機會;他們徵求來自義大利的提琴演奏好手、也徵求來自法國的管樂音樂演奏好手,並且建立起歌劇院,確立了他們的文化藝術傳承,並且被記錄在藝術歷史的章節裡,其音樂特色則是義大利與法國形式的融合;當時木笛音樂在英國的發展,可是說是或多或少,因為有許多為木笛寫作樂曲的作曲家在現今並不是那麼有名氣,所以其流傳下來的木笛作品沒有很多,而在當時也有許多為木笛賣力音樂家以及教育家,木笛大部份被使用在演奏輕鬆愉快的曲目裡、或是優美的詠嘆調裡,比較特別的例子是英國作曲家William Bebell(ca. 1690- 1723),他寫給木笛的原版樂譜裡,高音旋律聲部會標記寫著給「Consort flute」或是「Sixth flute」,但是其指法其實全都是照著中音木笛的指法下去寫作的,所以當我們要為這樣的曲目給與伴奏的時候,樂曲的數字低音伴奏聲部總是需要移調才能跟旋律聲部契合。
在西元一九六零年代的人們將巴哈死亡的年代約在西元一七五零年之前與之後做了一個新的闡明,為古音樂以及古典樂派以後的音樂做出了劃分,當時為了替除擁有悲傷旋律的樂曲風格,便去除掉原本在樂團編制中的樂器(木笛、七弦琴、高音與中音雙簧管、魯特琴、大鍵琴),以及改善為了求生存而隨著樂團到處旅居的音樂家們、或是人們普遍只是把音樂拿來自娛演奏的社會現象。時代不斷轉變,阿爾諾爾德˙雪令(Arnold Schering, 1877- 1941)在西元一九二六年的時候以『參考文獻資料Zurück zu den Quellen!』立下的標語為歐洲古音樂復興的轉折點。而巴洛克樂器在度被使用是在西元一八三二年嘗試為古音樂復興的巴黎古音樂協會,但是卻在西元一八五零年之後在布魯塞爾被人們打斷,然後一直持續到今日。雖然現今對古音樂演出的實踐概念很難去下定義,歐洲人依然嘗試在西元一七二六年(England,ancient music,1726)與西元一七二五年 (Paris,concert spirtuel,1725)成立了古音樂協會,並且在一八二零以及三零年間確定每個時期階段的大致聲響。
而巴洛克時期的樂音被謾罵不已的不只只有那現今無法令人接受的和聲理論、還有那遺失的樂譜,在十七世紀的音樂教育理論家不只是只有巴赫(J. S. Bach, 1685- 1750)跟拉摩(Jean Philipp Remau, 1683- 1764)、蒙台威爾第 (Claudio Monterverdi, 1567- 1643),甚至還有許多人例如鄺茲(J. Quantz, 1697- 1773)、嘜特宋(Mathesohn, 1681- 1764)、雷歐波爾德 莫札特(Leopold Mozart, 1719- 1787)、金白爾格(Kirnberger, 1721- 1783)、旭密斯(H. P. Schmitz)、波涅勒(E. Borrel)、阿斐拉德(L’Affilard)、塔勒斯傌(Talsma)..等等。這些人嘗試為當時的音樂寫下規則,例如演奏方式、樂曲解析、樂曲字面意義解說、樂曲演奏速度、如何使用裝飾奏的範例表格…等等,也為讀者說明『在演奏的時候該怎麼注意節拍的打擊方法』,嘜特宋也提出這樣的論點:『這將是為音樂演奏者整合不一的節奏速度最好的途徑。』『但是這有兩種方式,第一種必須要延用物理學擺動的方法;另一種則是以自己的心跳快慢來決定演奏樂曲速度....不過這當然沒辦法以正確的數學數據與別人取得一致且相同的意見,所以必須培養好的鑑賞力。』當時在英國稱霸的作曲家Arcangelo Corelli(1653- 1713)留傳下來的作品只有第六號奏鳴曲,以及替他演出作品的音樂家們、聽眾們談論在聽完他的演出後的信件文獻;而關於歐洲各國在巴洛克時期的音樂發展狀況,法國國家圖書館保存了許多當時的文獻資料,因此現今人們大都以法國文獻為主的教導歐洲各國西元一七五零年前的樂音;木笛為現代人提倡復甦已經約八九十年,據我所知現今木笛教育家Siri Rovatkay-Sohns在西元一九九二年在『Highschool for Music and Theater Hannover』正式任職教授木笛,並將木笛教學法作了大改革、也嘗試為木笛種類不斷的翻新,例如有些古長笛Traversfloeten樂曲可以使用Flute de voix演奏、但是在西元一九七四年在Caix d’Hervelois的組曲裡發現寫給Voixflute的旋律居然與低音木笛Bassflute相符合......等等、以及為外型類似拐杖的木笛Csakan復興演奏,也出版了演奏專輯,但是這樣不斷的為遺失木笛的種類發掘、研究文獻資料是否確實、在教學上公開發表等等,似乎還不到停止的時候。
標籤:
瀏覽次數:
378
人氣指數:
778
累積鼓勵:
2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檢舉原因
此為詐騙帳號
此為廣告帳號
此為援交帳號
他未滿18歲
此為不雅及騷擾留言帳號
其他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給本文貼紙:
得到的貼紙
得到的貼紙:
給本文貼紙
本日記尚未得到貼紙
民族音樂學–台灣地區於1980
《前一篇
回她的日記本
後一篇》
人生無常十之八九 –不能釋
住戶回應
時間:2014-06-22 10:50
他, 54歲,台中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時間:2014-06-08 10:03
他, 54歲,台中市,建築營造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