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49045
 捷客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別人為什麼願意跟你相處? 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同學聚會 轉載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不被同情的老年 轉載
作者: 捷客 日期: 2015.03.04  天氣:  心情:
作者:六六(女作家,著有《蝸居》等)
樂嘉問我:“明年你中歐畢業了做什麼?”
我答:去美國學一年英語。
他詫異地問:“你英語這麼好了為什麼還要學?”
我答:我離英語好還有很大的距離,頂多是對話沒問題,涉及到靈魂與思想的溝通就顯得很沒有被教化。我對好幾本英語原版的著作很有興趣,可對它們的中譯文本很不滿意,我想學習後自己翻譯。
樂嘉又問我:“那學完英語你做什麼?”
我答:“我想報一個心理學的博士專業。我覺得這門技藝對我寫作很有幫助,也更能理性分析現象背後的成因。”
樂嘉驚歎:“你怎麼有這麼大動力?我認識你的這幾年,你每天都在學習!你到底想幹嘛?!”
我答:我想在自己年老的時候,依舊能感受生命之美。
六六
總在看中國的宣教片,常回家看看,多陪父母說話,甚至為不探望父母還立法。這不是我要的老年——充滿著弱勢的憐憫,無奈的孝道重壓。
我不想讓我兒子一想到出於理法道德不得不來看我就牙疼,我不想讓自己老了以後活在整天期盼兒女孫子電話的孤單裡。說實話,我也不想晚上的娛樂不是看電視就是跳廣場舞。
我在國外,看過很多老年人精氣神極好,打高爾夫,辦PARTY,老得很有風骨和氣質,狀態極佳。其實中國也有很多這樣的老人,退休以後上老年大學,琴棋書畫,寫回憶錄,還做點滴慈善。
人在老年的時候,也許體力不及年輕人,但經驗是財富和寶藏;也許記憶力不及年輕人,但智慧卻無可比及——前提是你從未放棄過學習。
學習這種能力不是為孩童準備的,學習能力是伴隨終生的。
“活到老學到老”一語,出自古代雅典著名政治家梭倫之口,直譯為“我愈老愈學到了很多的東西”。
很多人在走出學校以後,覺得學習這事就終止了,把時間花在打麻將,燒飯做菜,聊天美色上。
也許這一段你覺得很舒坦,但舒坦之後,就是老年的渴求陪伴,與世脫節,尋求幫助,以及無所事事。
你期望得到社會的關愛,你怕被忽略,你渴求更多的照顧,你老來寂寞。
從社會角度說,關愛老人是正確的。因為每個人都會老,每個人都怕老無所依,一個對社會奉獻了半輩子的人值得善待。
但從個體角度,你絕對可以打破這個恐懼的怪圈,前提是你永遠在進步。
我前幾天聽了海爾集團張瑞敏的演講,讚歎這位共和國同齡人的思維敏捷和博學多才。
他直到今天,都以每週閱讀兩本書,一年一百多本的速度在學習著。在座的學生提問的所有跨時代、跨技術、跨領域的問題,他都有過思考並能提出獨到的見解。
我有時候想,能跟這樣一位智者在一起學習生活,每天聆聽他對世界的領悟,這是多麼幸福的事啊!
而張瑞敏,他一定來不及哀歎年紀大了,沒有用了。他更不會去乞求年輕人的陪伴——因為年輕人在爭相向他學習,努力跟上他的步伐。
這樣的老人全社會還有很多。
比方說巴菲特的午餐。
比方說梅麗爾斯特裡普去年再度捧得小金人。
比方說褚時健在暮年新創的“褚橙”品牌。
我一方面同情憐憫那些老去和即將老去的人,一方面希望自己活得不一樣。
古羅馬哲學家西塞羅在《論老年》中說:老年人不僅要保重身體,還應注意理智與心靈的健康,因此老年也得不斷學習。
“一個總是在這些學習和工作中討生活的人,是不會察覺自己老之將至的。”這與孔子所雲:“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是一個道理。
想擁有一個豐富精神世界和果實累累的老年,我現在就要努力。
標籤:
瀏覽次數:310    人氣指數:2290    累積鼓勵:99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別人為什麼願意跟你相處? 轉載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同學聚會 轉載
 
住戶回應
 
時間:2015-03-08 09:13
她, 99歲,台北市,教育研究
*給你留了一則留言*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