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雨》,又名《煙花易冷》,首先什麼是伽藍?
梵語僧加藍摩的略稱,又作僧伽藍。
Samgha意為大眾、和合僧,arama意為園林 意譯眾園。
又稱僧園、僧院。原意指僧眾所居之園林,然一般用以稱僧侶所居之寺院、堂舍。
直至後世,一所伽藍之完成,須具備七種建築物,特稱七堂伽藍。
七堂之名稱或配置,因時代或宗派之異而有所不同。
通常皆為南面建築,就以研究學問為主之寺院而言,
須具有塔(安置佛舍利)、金堂(又稱佛殿,安置本尊佛。
與塔共為伽藍之中心建築)、講堂(講經之廳堂)、
鐘樓(俗稱鐘撞堂,為懸掛洪鐘之所在)、藏經樓(一作經堂,為藏經圖書館)、
僧房(又作僧坊,即僧眾宿舍。分佈於講堂東西北三面,即三面僧房)和食堂(又稱齋堂)等。
歌詞中有魏書洛陽城,有一本歷史著作《洛陽伽藍記》。
《洛陽伽藍記》是南北朝時期(公元420年~公元581年)
記載北魏首都洛陽佛寺興衰的地方志,共五卷。
作者是東魏楊炫之,北平郡(今河北盧龍)人。
東魏遷都鄴城之後,在武定五年(即公元547年)他再到洛陽,
看見當地遭受東、西魏戰爭破壞後,滿目創痍,一副破敗景象,感慨極深,
所以寫了這本書,回憶魏孝文帝元宏遷都後,洛陽的繁榮昌盛。
由於他反對佛教,認為貴族的施捨浪費,以及國家對佛教的扶植影響了賦役收入和兵源,
所以書中對寺院的華麗和貴族的奢華進行了大量譏刺。
這首歌大概是說,一個男的已經出家為僧,終日在伽藍(寺院)內,
但院外的村落裡有一個女子一直等著這個男的,也許不知道他已經出家了,
但她卻守著誓言一直等下去。就算幾世千年後也等著他,
男的也在院裡修行其實忘不了那個女的,
下雨了,他聽著雨聲,回憶起過往的種種,
也許只有在這雨中,他們的神思可以得到永恆!
關於故事:
場景一:
一僧人正在寺裡敲著木魚誦經,這個時候,天下起了雨,
僧人拿起木魚,走到禪房之外,看著門外的煙雨、思緒飄到了很遠的地方……
場景二:
宋文帝時期、一守城將軍奉命駐守洛陽城,其間邂逅當地一名女子,
一見如故、很快便私訂終身。
此時北魏來犯,將軍奉命出征,臨別時拉住女子的手:
“等我打勝了後,一定回來迎娶你……”
倆人依依昔別,女子守在城門口,看著將軍坐在馬鞍之上,頭也不回地離去……
場景三:
將軍此徵便是數月,其間南朝宋節節敗退,宋文帝一氣之下連斬二將,
北魏全線出擊,強渡黃河,宋文帝不聽朝臣進言,發動強攻,無奈之下,洛陽失守。
宋文帝撤回北魏,而重傷的將軍則流落於伽藍寺中。
待將軍傷復之後,本想回朝,無奈此時北宋大勢已去,回去只有死路一條,死,
將軍從未怕過,但想著曾經的誓言,
加上對宋文帝亂殺良將之舉已至心寒,無奈之下,
委身於伽藍寺為僧,希望有朝一日平昔戰火,再回到她的身邊。
場景四:
他們昔別的城門,有一位女子經常坐在一塊石板上等著心愛的人回來。
每每遇到前方歸來的人,女子便問有沒有見過將軍但始終沒有將軍得勝歸來的消息。
女子從未放棄過,仍然日復一日地等著。
這個故事,一傳十,十傳百,終於傳到了在伽藍寺出家的將軍耳裡。
但將軍不能回去,此時北魏已遷城洛陽,這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南北朝戰爭還在繼續,他必須活下去,等到戰爭結束那一天……
場景五:
不知道多了多少年,戰爭終於結束了。
將軍第一次走出伽藍寺的那傾斜、像要倒塌一樣的山門,
回到了那個日思夜想的地方。
一身平民打扮的他,來到殘破的城門早已斑駁不堪的城門前,
他走到他們分別的地方,在那樹早已枯掉的大樹旁邊,
摸著那塊她天天等待他歸來坐的石板……
城郊傳來優雅的牧笛聲……,路過的人告訴將軍,
這裡曾有一個女人一直等著她心愛的人歸來……
重新踏足熟悉的土地,他心裡的感受,卻是那麼複雜,
彷彿一切又回到了羨煞旁人的當年……
他在這座殘破的孤城裡尋著她的終影、但始終找不到,天上的雨紛紛落下……
他一直相信她一直在等她……
孤城的老者告訴她,她一直是一個人……到死那天都是……
場景六:
僧人又回到蒲團之上,靜靜地坐著,敲打著木魚……
天上的雨仍然在紛紛落下,落在禪房外那塊石板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