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2321370
 輕舟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一份扭轉人生的遺產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離婚率亞洲第一名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華府看天下-兩種美籍華人
作者: 輕舟 日期: 2012.04.27  天氣:  心情:
美籍華人基本上可以劃分為兩大類,一類是外來的移民,在美國至少連續住了五年以上,最後歸化(naturalized)成為美籍公民,另一類是土生土長(American-born)的華裔,前者像楊振寧、貝聿銘、陳香梅等是,後者如林瓔、駱家輝、朱棣文都是。

 前一類美籍華人,如同陳香梅說的,充其量,是「半個美國人」,這「半個美國人」都還是滿勉強的,因為他們雖是美國公民,但思維、行為、語言都是中國式的,說的英文有濃重的中國口音,這些人一直到死都念念不忘中國,想著落葉歸根或是死後歸葬中國。後一類美籍華人則完全不同,他們除了有個中國面孔外,可說是徹頭徹尾的美國人,就像林書豪一樣。

 這些在美國生長的華裔,被老一代外來的美籍華人譏諷為「香蕉」,即外黃內白之意,正因為他們內白,沒有所謂忠誠的問題,才能在主流社會受到重視,在政界受到重用,如駱家輝被任命為駐華大使,朱棣文擔任能源部長,還有盧沛寧在白宮擔任內閣秘書長,而前一類美籍華人,在忠誠度上是分裂的,即英文的divided loyalties(一方面對美國忠誠,另一方面也不忘對母國的死忠),因此美國沒法完全信任他們,不管他們的名氣多大,卻無法受到重用,說得難聽些,他們有點像美國的邊緣人。

 上世紀七○年代華盛頓地區有位叫李振翩(1898-1984)的美籍華人,是毛澤東的朋友,早年和毛在湖南長沙師範學校前後同學,經毛介紹加入「少年中國學會」,一起搞過倒軍閥張敬堯的運動,算是昔日的革命同志,不過後來李學醫,毛繼續搞革命,兩人才分道揚鑣,只是友誼猶在。一九七三年夏天李振翩首次回中國訪問,蒙毛澤東接見,憶往懷舊長談逾二小時,成了大新聞,一夕之間,使李成為舉世皆知的人物。

 一九七五年六月李振翩再度訪問中國,那時老布希正在北京當連絡處主任,布希知道李和毛的關係,特別邀李共進午餐,就美中關係正常化深入交換意見,並向國務院作了報告,結果季辛吉國務卿囑亞太助卿哈比(Philip C. Habib)和政策設計部門主任羅德 (Winston Lord)連名發了一封長電給布希,叫他停止主動和李振翩再聯繫,讓布希面上無光,備感挫折。

 季辛吉之所以訓令布希停止和李振翩聯繫,反映他在美中關係上,根本不信任由中國人扮演中間人或說客的角色。美中雙方關係正常化的過程裡,穿針引線的是巴基斯坦人、羅馬尼亞人,就是沒有中國人。其實老布希何嘗不是如此?

 六四天安門事件後,陳香梅去大陸訪問,見了李鵬,還造成印象她也見了鄧小平,對外表示她此行攜有布希總統的message,惹得布希老大不高興,恰好他召開記者會,斷然否認陳香梅的說法,並暗示陳招搖,言下之意是:我辦外交,何須妳傳話?陳香梅豈能吞下這等羞辱,一九九二年布希競選尋求連任時,在共和黨內頗有影響力的Anna Chennault(陳納德夫人),拒絕支持老布希,對布希落選不無影響,總算報了一箭之仇。

 在上述兩類美籍華人中有個例外,那就是前勞工部長趙小蘭,她是外來移民,並非土生土長,但成就較土生土長的華裔有過之而無不及,這應歸功她稚齡(八歲)即移民美國,受了完整的美式教育,加上他父親趙錫成的刻意培植。

 到目前為止,在美國政壇和各行各業頭角崢嶸的美籍華人,大多本身或父、祖輩與台灣有密切的關係,相信再過一、二十年後,來自中國大陸的美籍華人將嶄露頭角,甚至後來居上,這大概是中國崛起的必然結果吧。
標籤:
瀏覽次數:130    人氣指數:1130    累積鼓勵:5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一份扭轉人生的遺產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台灣離婚率亞洲第一名
 
給我們一個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