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菜的餐盤裡其實也裝著許多抗炎、止痛良方。
薑 亞洲民族用了數千年的薑,早不只是調味品而已,現在不論東方或西方,都拿它做為天然的止吐劑、抗噁心藥,還用來幫助消化、驅除風寒、預防感冒。
近十幾年來,薑在紓緩疼痛、輔助治療關節炎上的效果倍受矚目,其實,印度的傳統醫療老早就運用薑做為治療風濕及關節炎的處方,而且安全、沒有任何副作用。
研究香料的丹麥學者曾經做過臨床實驗,讓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每天吃5公克生薑或服用薑粉,持續2年。結果,病人的情況都獲得改善,並沒有出現像服用藥物的副作用,如引起胃潰瘍。美國的臨床研究也發現,薑的萃取物可以減輕骨關節炎造成的膝蓋疼痛。
薑紓緩關節炎的方式和治療關節炎的藥物作用相似,都是阻斷身體形成會引起發炎反應的化學物質,如前列腺素,來降低關節炎發作。此外,研究人員還指出,薑本身含有多種抗氧化物,直接就能減輕關節發炎程度。
鬱金 另一種辛香料鬱金(也稱薑黃),就是讓咖哩呈現金黃色澤的成分,日本研究發現它所含的抗氧化物能抑制腫瘤生長。另一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研究也指出,鬱金可以減少可能導致阿茲海默症的大腦發炎作用。
辣椒 令人舌頭發麻的辣椒,在1850年時就被用來治療牙痛。近年來,研究發現辣椒中讓人覺得辛辣的成分──辣椒素,可以阻止神經傳導「P」物質,將疼痛訊息傳到中樞神經系統,因此可以減少疼痛感。利用這個原理,辣椒素現在被用來控制頭痛、神經痛、骨關節炎及類風濕性關節炎等疼痛,只是,大部份以外貼膏劑治療,而不是內服。
此外,辣椒裡本來就存在一種物質「柳酸鹽」,它正是止痛藥阿斯匹靈的成分。這種「天然阿斯匹靈」也存在許多水果中,例如櫻桃、蘋果、橘子、柿子、鳳梨等。
遠離疼痛的飲食計劃
怎麼吃能避免發炎、疼痛發作?簡單地說,就和營養專家們平時一直極力推薦的飲食方法並無不同。
第一步 增加攝取Omega-3脂肪酸。
■吃鯖魚、鮭魚、鮪魚、鱈魚等深海魚,一週2~3次。每次吃不同種魚類,以減少累積重金屬毒物的風險。
■使用橄欖油、亞麻子油,或適量吃一些核桃,減少攝取動物性油脂及玉米油、葵花(子)油、人造奶油(氫化植物油)。儘量也少吃加工食品。
第二步 多吃不同種類蔬果和豆類、全榖類食物。
■色彩多樣的蔬果富含各種植物性化學物質,可以有效預防發炎反應。每天至少吃3種新鮮蔬菜及2種水果。
■各種豆類及未精製的全榖類食物富含維生素E,也有對抗發炎的效果。
第三步 善用辛香料
■換個口味,在涼爽的秋天準備幾道異國風情的咖哩料理。
■用薑煮湯、炒菜增添香味,天冷時,吃一些薑還能去除寒氣。
食物雖然不比藥物,一吃立刻見效,但有時它帶來的鎮痛效果,遠比藥物讓人舒服、安心。下次疼痛再犯,不妨試試這些食物,進而由根本做起,調整飲食內容,讓疼痛不再如影隨形。
偏頭痛,小心這些食物!
食物可能是誘發頭痛的危險因子,但許多人沒注意到。食物裡的某些化學物質會直接影響一些體質敏感人的腦部,引起神經、血管的變化,進而造成頭痛,例如,刺激血管收縮,使血流不順暢、腦部缺血,或者使血管擴張、發炎,頭痛就接踵而來。
如果你也是習慣性偏頭痛的一員,請少吃下面的食物:
加工肉品 香腸、火腿、熱狗、培根等加工肉品會添加「硝酸鹽」或「亞硝酸鹽」來防腐、增色、抑制毒菌,而這兩種化學物質被證實會誘發頭痛。發作時,會有類似血管跳動的脹痛,太陽穴處會痛得特別厲害。
含胺食物 有些人吃了一條巧克力棒、喝了一些紅酒,數小時之後,頭就隱隱作痛。因為這些食物裡的化學物質「酪胺」(tyramines)會讓身體釋放腎上腺素及血清素,造成血管收縮,然後擴張,引起頭痛反應。
國外研究發現,最容易引起麻煩的食物是巧克力和紅酒。其他要小心的還有乳製品(尤其是乳酪)、醃燻的魚和肉類、加酵母的食物(如麵包、蛋糕)及堅果等。
不過,並不一定上述的每種食物都會引起你的偏頭痛,你可能需要一些時間和經驗去找出誰才是罪魁禍首。如果一吃完某種食物,數小時後就發作的情況常常出現,建議你最好將這種食物從飲食中剔除。
資料來源--
康健雜誌 http://www.commonhealth.com.tw/article/index.jsp?page=1&id=3618
風言楓語
魚的話 我建議吃魚油 畢竟深海魚貴 而且也快被捕光光了 除非是人工飼養
我覺得吃蔬果比較好 因為烹煮過程 除非在家自己煮 不然都加太多人工添加物
不是很好....
裡面有些抗發炎食物並未介紹到 之後我再慢慢介紹包括鎖含成分和抗發炎的機制,以及其他營養與可以哪些預防疾病囉~
生活上有太多食物,都屬於不宜吃,個個都限制的話,像我就很多都不能吃,不是因為過敏體質而是太容易發炎了,想想痛的半死,吃到想吃的食物,可以更忍痛耶,所以不是吃了沒多久更痛或隔天大晴天卻痛的厲害的話,就少少的吃ㄧ點,總比那邊看了流口水,不應該說沒有食慾了
如果是因為疲勞或心情不好,你需要的是休息和放鬆,以及做讓自己快樂的事,或學習平靜喔~
今天試種薑和洋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