檔案狀態:    住戶編號:1953328
 周茂 的日記本
快速選單
到我的日記本
看他的最新日記
加入我的收藏
瀏覽我的收藏
半澤直樹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大摩、匯豐Q4首選個股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篇名: 有錢人做的跟你不一樣
作者: 周茂 日期: 2013.09.25  天氣:  心情:

有句話說:「記帳是理財的第一步。」


於是窮人盲目的聽話照做,乖乖地在帳本上記下每一條收入與支出,以為這樣就等於拿到富人俱樂部的入場券,結果過了好幾年,還是只能過著縮衣節食的生活,除了身上數十年如一日的窮酸味,身後還有一堆債主追著跑。


為什麼記帳會讓窮人愈來愈窮?


因為記帳會讓窮人成為事後諸葛,查帳則會讓富人洞燭機先。


窮人總是在數字上下文章,只是加一塊減一塊就像發生什麼大新聞似的,這樣的觀念,只能計算眼前擁有的收入與支出,而無法衡量未來的資產與負債,因此就只好在加加減減的小錢中庸碌一生。


富人不會把時間花在沒有效益的事情上,他們不記帳,但必定按時查帳。只有加減的數字遊戲對他們而言一點用處也沒有,衡量金錢的關鍵,應該要從「比例」開始。


窮人的金錢觀念錢是等差級數,不是賺一元就是虧一元,但富人的觀念是等比級數,轉眼之間就已賺了好幾座金山銀山。


想變成有錢人,你得先知道有錢人都在做什麼。富人想的跟你不一樣,做的也不一樣,如果你不觀察不學習,以為用窮人習性就可以為自己的身價翻本,根本就是癡人說夢。


不過,想成為富人其實並不難,只要你願意把身上的窮人習性升級為富人慣性,雖然剛開始一定會發生程式不相容的成本,但最終一定會讓你大呼值回票價。


十年不喝星巴克,就能買一棟房子?


「在我眼裡金錢像糞便一樣,如果你把它散出去,就可以做很多的事;要是把它藏起來,就會變得臭不可聞。」洛克菲勒在給兒子的信中寫到。




洛克菲勒幾乎是「富人」的代名詞,但他卻不會告訴你省錢能致富。


有錢人喜歡的不是「有錢」,只是無法忍受貧窮;富腦袋的「脫貧計畫」之所以能成功,就是不想忍受低水平的生活。


知名的「拿鐵理論」說的是:每天少喝一杯星巴克拿鐵,幾十年後,省下來的錢足以買一棟台北的房子。


就算你根本不喝星巴克,你有因此買得起房子嗎?


如果這是真的,窮忙族早該絕跡了。


那些大老闆的桌上每天都擺一杯星巴克,他們照樣坐擁豪宅,甚至是好幾棟;你只能望著老闆桌上的星巴克,喝著即溶咖啡、咬牙切齒的默念「我要省錢」。


你能忍耐龐大的工作量和高漲的物價,但薪水卻不會因此追上通膨的速度。


如果你仍想靠著儲蓄脫貧,十年後你還會在原地踏步;如果你認為勒緊褲袋就能抵抗通膨,四十年後你將追悔莫及。


猶太人的致富典籍《塔木德(Talmud)》中有段名言:「上帝把錢作為禮物送給我們,目的是讓我們購買這世間的歡樂,而不是讓我們攢起來還給祂。」


我們一直被教導節約理財,卻經常忽略一個事實──錢本來就是拿來用的。


試想到星巴克消費讓你心情愉快,使得工作效率大增,那樣的效益就不是「拿鐵的價格加上投資報酬率」可以取代的。


只會勒緊荷包的人,絕對賺不到錢


很多理財方式一味鼓吹存錢,卻忽略懂得花錢才是健康的致富之道;這不是鼓勵你效法美國人的「負債式享受」,有錢人自有一套「量力而為」的享受方式。


80%的人有儲蓄的習慣,錢有八成是放進銀行;富人們卻幾乎不會把錢存在銀行裡,而是想方設法的「貸」錢去用。


同樣是挑選住屋,窮人只願意每個月花錢租屋;有錢人會評估房產的增值率,相中滿意的房子貸款也要買下,不僅住得舒服、轉手還能再賺一筆,何樂而不為?


窮人就算繳一輩子房租,房子也不會變成自己的,付出的錢多半打了水漂;相反的,有錢人在貸款買屋的那一刻,擁有的不只是一棟房子,還有隨時間增值的財富。


從現況看來,愈捨得花錢的人愈有錢,愈不敢花錢的人愈窮。


想在理財上自我突破,先換顆富人的腦袋,別再想著「我只賺22K,根本無財可理」,這只會讓你永遠無法擺脫貧窮的命運。


為何有錢人從不蒐集折價券和排隊撿便宜?


我曾經聽過有個案例是這樣的,有位不動產業界的大老闆,早上在家固定都要看三份報紙,了解每天的時事與趨勢,每當他看完報紙後,就會放在桌上跟早餐一起讓女傭收拾。


一直以來其實他心裡都有個疑問,就是每次在回收箱的報紙總是看起來破破爛爛,被東剪一塊西剪一塊,於是他忍不住向女傭問起這件事,結果對方回答,因為每天的報紙上都會有50元商品折價券,所以就會花幾分鐘的時間把它們剪下來。


用餐結束之後,女傭收拾完早餐,就花了5分鐘剪下報紙上的折價券,同一時間,在書房談生意的大老闆,把房子賣出之後一轉手就賺了5千萬。


我們都想當有錢人,但總是常常在做女傭會做的事,完全不知道名為「省錢就是賺錢」的稻草堆下,暗藏意想不到的貧窮陷阱。


使用折價券的次數愈頻繁,荷包的生命就被折壽得愈多


折價券就是業者極盡所能要讓窮人掏出錢的殺手鐧,他們會灌輸你「很窮嗎?沒關係,用折價券就可以幫你省錢」或是「折價券保證可以讓你用最少的錢買到多的東西」的觀念。


但是他們故意沒說出口的事實是:雖然打折,但買愈多就一定花費愈多,而且還會買下一些不需要的東西。


窮人花時間蒐集折價券,以為可以讓荷包不會瘦得這麼快,無形中卻因為價格便宜,導致多買了根本不必要的東西,反而花掉更多的錢,每個月的月底依舊要面對「月光光,心慌慌」的窘境。


堆積如山的折價券只堆疊了你的成就感,以及成為有錢人的假象,並不能真正讓你得到額外的金錢,而且你省下來的錢,日後還是必須被花掉,你只是遞延它被使用到的時間而已。


窮人只有省小錢的觀念所以只能賺小錢,而富人會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賺更多錢。


成本與效益,是成為富人的必備觀念


富人不會花時間去蒐集折價券或是排隊買便宜,因為他們了解時間成本的重要性,既然每天24小時是無法變動的成本,在成本不能調整的情況下,想要有高收益,就要選擇能產生高收益的方法。


而排隊搶便宜對富人來說除了「浪費時間」之外,不然就是「毫無意義」。他們在喝一杯水的時間就能幫自己賺進大把鈔票,怎麼會把時間花在排兩個小時的隊,只是為了前一百名的消費者可以享受半價的芒果冰。


同樣是一分鐘,窮人如果能賺到錢就心滿意足,富人則是絞盡腦汁,能賺一萬元就絕對不賺一百元。


窮人完全不了解成本與效益的概念,他們只知道只要做了這件事就會得到這個結果,富人會考慮到這個結果是否值得花費這些時間及金錢後,再決定是否要進行。


當窮人在蒐集便宜好康的優惠券,富人可能已經在研究世界趨勢與經濟動態,正準備要加碼投資或是擴大事業版圖。


窮人只知道鈔票的多跟少,富人卻了解金錢的本質,他們深知金錢是工具,身價才是財富,不使用折價券的原因,是因為不希望身價也跟著折價了。


錢花在刀口上,不會讓你翻身致富


目前台灣的經濟環境正處於停滯發展階段,前陣子媒體24小時輪番報導高科技業裁員的後果,就是大家不敢花錢,曾經有個夜市老闆娘跟我說:「新聞現在每天都在報景氣有多差,大家都不敢消費,我們生意也一年不如一年,現在的業績只能做到20年前的一半!」


因為收入減少不花錢,所以儲蓄率愈來愈高,也許你會問,大環境不好,未來的飯碗不知在哪裡,把錢存起來未雨綢繆有錯嗎?


事實上,你的消費方式,將會決定你未來會變成窮人還是富人。


我曾經聽過很多上班族談論他的理財之道,最普遍的說法就是:「我的錢都花在刀口上。」所以每天花大把時間在貨比三家「省小錢」,一看到清倉大拍賣就見獵心喜,其實,錙銖計較可以省下多少銅板,才是壓垮窮人的最後一塊「磚頭」。


窮人之所以窮,不是因為沒有投資的資金,而是沒有讓自己變有錢的腦袋。窮人的錢幾乎拿來當作生活費用,用負債消費的方式過日子,無法轉換為創造更多收入的資本;相反的,富人之所以愈來愈有錢,是因為他們的消費都是資產性的流動。


富人的手邊不會留有太多現金,因為他知道鈔票每分每秒都在變薄,他們在意的是資產淨值,富人手上的鈔票跟著他們的注意力流動,在分秒間不斷轉換成不同形式的資產。


窮人的眼中只看得到工作收入,他們手上的鈔票無法簡化,財產只會在不知不覺中逐漸歸零,最後甚至會變成沉重的負債。


大多數人還在依循著上一代對金錢的態度,先找到一個穩定工作努力向前,再把薪水拿來儲蓄買房子,這樣看似務實的理財觀念,會讓你未來遭遇到非常大的風險。


我的一個親戚抱持著必須先擁有自己的房子才能成家立業的觀念,所以他結婚生小孩之後買了一戶不到30坪的市區大樓,房貸一揹就是30年,每個月要繳3萬多塊的房貸。


不久前他經營的小型加工廠受到金融海嘯的影響,景氣緊縮導致大客戶抽單,最後只能無奈關門大吉,一夕之間,我的親戚從小老闆變成了中年失業中,每個月3萬多塊的房貸沒有為他帶來更多利益,反而成了壓垮他財務的最後一根稻草。

標籤:
瀏覽次數:163    人氣指數:763    累積鼓勵:30
 切換閱讀模式  回應  給他日記貼紙   給他愛的鼓勵 檢舉
給本文愛的鼓勵:  最新愛的鼓勵
半澤直樹 《前一篇 回他的日記本 後一篇》 大摩、匯豐Q4首選個股
 
給我們一個讚!